涎石病怎麼辦

涎石病的治療方法有保守治療、藥物治療、物理治療、內鏡治療、手術治療等。

1. 保守治療:對於較小的涎石病,可通過促進唾液分泌來嘗試排出涎石。因為增加唾液分泌能產生較大的壓力,有可能將較小的結石順著唾液腺導管擠出。患者可通過咀嚼無糖口香糖或含酸性食物,如檸檬片等,刺激唾液分泌,促使涎石排出。同時,要多喝溫水,保證充足的水分攝入,稀釋唾液,利於涎石移動。

2. 藥物治療:遵醫囑用藥,如服用阿莫西林膠囊,它能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,對可能存在的炎症起到抗菌作用;服用布洛芬片,可減輕炎症引發的疼痛;服用碳酸氫鈉片,能調節唾液酸鹼度,減少唾液中鈣鹽的沈積,有助於緩解涎石病症狀,減輕局部炎症和疼痛,促進病情恢復。

3. 物理治療:利用體外衝擊波碎石術治療涎石病。其原理是通過高能衝擊波聚焦於涎石,將結石擊碎成小塊,使其更易隨唾液排出。這種方法無需開刀,對患者身體的創傷較小。在超聲定位下,準確地將衝擊波作用於結石部位,經過多次衝擊,把較大的結石分解成細小顆粒,隨後通過自然的唾液分泌和排出過程,將碎石帶出體外。

4. 內鏡治療:借助涎腺內鏡,醫生可以直接觀察到涎石在導管內的位置和情況。通過內鏡的操作通道,使用特殊的器械將結石取出。這種方法能精准定位結石,避免對周圍組織造成過多損傷。在直視下操作,能有效清除結石,同時對涎腺導管進行沖洗,減少炎症物質的殘留,恢復涎腺的正常分泌功能。

5. 手術治療:當保守治療、藥物治療、物理治療和內鏡治療都無法有效解決問題時,可考慮手術治療。對於較大且位置較深的涎石,手術切除是較為有效的方法。通過手術直接將結石取出,解除導管的阻塞。但手術存在一定風險,可能會損傷周圍的神經和血管等組織,所以需要經驗豐富的醫生進行操作,術後也需要密切觀察和護理。

涎石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口腔衛生,養成飯後漱口、早晚刷牙的好習慣,減少口腔細菌滋生。飲食上,避免食用辛辣、刺激性食物,以防加重涎腺的負擔。要按照醫生的囑咐定期復查,以便及時瞭解病情的恢復情況。如果出現任何不適症狀,應及時就醫。